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的关键突破口,在于机器人产业的自主可控。机器人产业被称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它的高质量发展对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打造中国制造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国产工业机器人产业虽然已取得较大发展,但该产业仍然存在小而散,产品多集中在中低端应用领域等问题。在汽车、新能源、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中高端应用领域,国产工业机器人应用的“最后一公里”难以突破。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瑞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孙志强表示,产生此问题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国产机器人起步较晚,另一方面是国产机器人缺乏在中高端重点领域的示范,应充分发挥我国体制优势和市场优势,在需求侧和供给侧同时发力。
具体来看,在需求侧,可组织实施国产工业机器人应用验证工程,选择重点行业的重点企业或重点项目,建立国产工业机器人产品应用示范线,有效填补应用空白,提振国产工业机器人在中高端领域应用信心。在供给侧,建议整合相关产业链的优势资源,甄选并组建若干由国内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商、本体制造商、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联合攻关团队,强化协同供给能力,针对性解决重点领域需求侧的难点痛点,形成解决方案并推广应用。
据悉,瑞松科技长期深耕智能制造领域,重点发展机器人技术、智能技术、制造工艺和工业软件,为客户提供柔性化、智能化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此前,公司曾助力广汽丰田成为丰田汽车全球典范工厂之一,帮助自主品牌广汽传祺汽车自动化生产线实现全产线智能无缝切换、高度无人化生产。
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机器人产业仍存在技术积累不足、产业基础薄弱、高端供给缺乏等问题,尤其在高端应用领域与外资品牌相比仍有明显差距。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进建议引导我国汽车头部企业、半导体头部企业建立国产机器人装备示范应用验证平台,加快国产机器人在汽车焊装线、半导体装备领域的应用验证中完成技术改进和应用数据积累。
焊接机器人作为汽车焊装环节最为核心的装备,直接影响汽车安全性能,国产机器人在这一领域可以有更大作为。张进建议积极引导,推动实现国产机器人在汽车整车焊装生产线上不低于100台的示范应用,加速一批国产机器人企业走向高质量发展之路,具备能力布局抢占未来在工程机械等领域的发展制高点。
从2009年汽车产销量超过美国开始,中国就一直稳坐全球汽车市场的第一把交椅。汽车行业高速发展,让整个产业链都吃到了高速发展的红利,越来越多的上游企业脱颖而出,进入大众视野,而在汽车制造焊装领域深耕多年的瑞松科技就是其中代表。
1995年,瑞松科技成为松下机器人、电焊机在中国的首家代理商和品牌授权技术服务合作企业。两年后,瑞松科技为摩托车行业提供了第一条机器人焊接自动化生产线,从此正式杀入机器人焊接赛道。
较早进入汽车焊装机器人生产线的瑞松科技,无疑占据了先发优势。通过不断研发和攻关,瑞松科技掌握了包括自动化系统集成控制技术、机器人仿真离线应用技术、白车身柔性高速智能化总拼技术、白车身高速输送系统技术等核心技术,在行业竞争中具备一定的底气和实力。
另一国产焊接机器人领域的“隐形冠军”,成都卡诺普于2018年底,发布了首款自主生产机器人——焊接机器人。针对汽车行业的焊接工作,卡诺普通过不断的研发技术迭代,为客户提供了多种焊接解决方案,解决了技术应用难题,包括仪表板横梁总成、汽车座椅背座驾、汽车底座架、汽车保险杠、汽车空气悬架焊接工作站等,大负载机器人的点焊工作站应用。
中泰信合董事长徐文轩:我国制造业正在从低端向高端转型,从低附加值的劳动产品向高附加值的高精尖产品迭代。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局势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上升,而目前我国机器人高端领域应用市场份额国外品牌仍然占据主导位次,实现机器人产业自立自强和高端化发展,对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安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